歷史為回憶做證——孔慧怡《大埔故事》讀後感|文:何映彤
 

孔慧怡《大埔故事》

國際書號:9789888838691

立即選購

 

文:何映彤

若你視居住地為家,任何與該地有關的人和事,你應該都想知道。近年移居英國的孔慧怡教授在《大埔故事》自序以「家在大埔」為題,直接道出其心之所向。表現歸屬感最常見的方法或許是加入社區的通訊群組,孔教授的方式則是花六年時間尋訪、翻查記載、整理數據,然後寫出一本歷史與回憶交織的《大埔故事》。


書內14個篇章以大埔各地點劃分,以有真實記載的史料為重,穿插作者或受訪者在該地的經歷。不過,本書所傳遞的卻遠不只14個故事,皆因每個地點的發展和歷史都有可能關係其他地點,要清楚交代脈絡,就需要集齊散落歷史的證據。例如講述大埔官立小學的〈從那不一樣的學校說起〉,作者追尋官小擁有優質校舍的原因,由1895年至1935年間港英政府教育政策的轉變介紹建校背景,甚至觸及那年代兩岸三地的出版環境;談及官小運動場規格之高,延伸講到大沙區運動會,作者父親因見物資匱乏的學生赤腳賽跑而買運動鞋一事,有助讀者了解當年家長渴望讓子女入讀官小的時空,同時顯那年代教者與學生之間的真情。


我同樣在大埔長大,近年加入書寫社區的行列,搜集資料時往往只得碎片,砌不成一幅大圖畫,甚至有時一知半解。因此,在讀《大埔故事》時不斷有「原來如此!」的衝擊,將我聽過的片言隻語串聯起來。孔教授在學術界的專業不用說,研究歷史的經驗豐富,知道何時對資料提出疑問、如何尋找答案和如何訴說故事。以她在大埔的人脈和經驗,寫一本回憶錄或訪談集已經夠吸引,但她選擇以回憶出發,尋根究底,逐條線索追蹤,梳理出鮮為人知的大埔故事。


近年文化界越來越重視口述歷史,記錄長年被忽視的民眾聲音,掘出不少民間寶藏,補充被歷史洪流淹過的空白。小人物小故事的價值無庸置疑,可是,回憶的構成複雜,未必每個故事都是全然真實,有時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記憶可以完全相反,我們該如何確定甚麼是「歷史」?在《大埔故事》中,我看到充實的歷史資料為回憶做證,證實大埔人記得的往事,亦為被遺忘的位置補上脈絡,成為後人可以信任和參考的故事。


例如大埔人都知道廣福道一排紅白相間的六鄉新村,那是興建船灣淡水湖時被迫遷的村民及其後代,也知道他們獲分配地面店舖作為補償。雖位處大埔墟最繁忙的馬路旁,但多年來,六鄉人始終帶有神秘感。在淡水湖改變了大埔墟這一篇,作者找來1968年的調查報告,為六鄉村民與其他居民的隔閡提供了歷史和文化背景,證實了我主觀感覺,也叫人能夠理解他們離鄉別井難言的苦。


另一方面,研究歷史有一定門檻,初涉足者或覺艱深,難以繼續。孔教授以往事串連歷史,不單是段落穿插個人經歷,字裡行間也滲出對親友以至地方的豐富感情,以情觸動讀者。節錄吐露港其中兩句:「童年時的家在吐露港海岸邊,每天晚上可以看到漁民亮起大光燈,敲打漁船來吸引獵物……到了現在,吐露港像幅山水畫,漁船和大光燈早成了歷明日黃花……」說到吐露港採珠史時,又顯得幽默:「如此苛政,不但珠人家族想逃走,連珠蚌也受不了,結果弱了明朝初年就面臨絕種了。我上面說到李商隱的『滄海月明珠有淚』,是個環保和社會意識版本。」文字的溫度為沉重歷史賦予靈魂,易讀的文章有助這些歷史故事流傳得更廣更遠,令此書價值大大升級。


我甚至覺得,孔教授書寫之流暢充份表現她對個人專業的自信。她將消化過的歷史故事以具個人風格文字訴說,故事有角度,並非僅僅將資料整合,有關新界鄉議局前主席黃源章的部份正是一例。黃源章在出任鄉議局主席前,創辦新界旅行社,包機安排大批大埔青年赴英「洗大餅」,有人覺得他借此發財,不關心被送走的青年;在1967年暴動期間,他支持港英政府鏟除左派份子,亦有人為認他是「世界仔」,見風使舵。但作者就自己所知的事實與資料,大方提出相反看法,提出黃源章是個心直口快的人,指他不拘泥傳統、不怕閒言兼有俠義精神。不論讀者是否認為作者為黃辯護,這篇章也為歷史提供另一個角度。


不過,若你的家不是大埔,為甚麼要讀大埔的故事呢?書腰上留了一句:「大埔人的故事,就是香港人的歷史。」起初我不明所以,孔教授的解釋是大埔在不同年代都在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參了一腳,是香港歷史的見證。我讀畢《大埔故事》後卻有另一感受:歷史是所有人的老師,不論地域,願意學習的人總在其中找到意義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何映彤

  • 自由身記者/ 獨立雜誌《埔JOURN》創辦人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埔JOURN》

  • 《埔JOURN》為本地獨立出版刊物,每期均以大埔為主題,使用文字、照片、畫作、詩詞等等各種方式紀錄大埔以至香港的文化,鼓勵創作,引發討論,再推動參與,以創造新的想像空間。
書評